建设工程管理

  • 专业代码:540501
  • 所属学科门类:土木建筑大类
  • 专业类:建设工程管理类
  • 49门课程
  • 2.2w人学习
教育类型和学制
层次 高起专
学生类型 开放教育
学生来源 开放教育
学制 2.5年
专业介绍

培养目标

按照“有能力、会学习”的培养规格,为生产、建设、管理一线,培养具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具有创新精神、创业意识、扎实专业技能的高素质复合应用型专门人才。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育人与育才相统一,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基本要求

 

政治思想道德方面:拥护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具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遵纪守法,有良好的社会公共道德和职业道德。

能力培养方面:掌握经济、管理、法律、建筑工程技术等方面的理论知识,掌握施工技术、施工管理、招投标、造价、审计等方面的操作技能,能够分析和解决工程施工及管理方面的相关问题。

表1  职业能力分解表

专业能力

社会能力

方法能力

(1)工程制图与识图能力

(2)测量放线的能力

(3)方案编制审核的能力

(4)项目施工组织与管理的能力

(5)项目造价管理的能力

(6)项目决策与评价的能力

(1)语言表达能力

(2)沟通社交能力

(3)组织协调能力

(4)建筑节能与环境保护意识

(5)社会和国家责任心

 

(1)制定工作计划能力

(2)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3)故障分析与处理能力

(4)终身学习的能力

(5)法律法规、行业标准执行能力

(6)工作总结能力

 

 表2  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要求

序号

职业岗位描述

职业岗位对应知识、能力、素质结构

主要链接课程

1

施工员、质检员

知识:制图、识图;建筑材料识别、选用;施工技术与管理知识;测量放线。

能力:识图能力;建筑材料鉴别、选用能力;施工技术能力;测量放线能力。

素质:掌握基本专业技能;有一定的工作责任心。

工程制图基础、土木工程与CAD、建筑材料、建筑结构、建筑施工技术、建筑测量

2

项目经理助理

知识:AutoCAD绘图;施工技术与管理;施工方案编制;合同管理;工程质量、进度、投资控制;工程验收、质量问题的处理等方面知识。

能力:AutoCAD绘图能力;现场施工组织管理能力;施工方案编制、审核能力;合同编制、管理能力;工程质量、进度、投资能力;工程验收、质量问题的处理能力。

素质:掌握专业技能;有高度的工作责任心。

工程制图基础、土木工程与CAD、建筑结构、建筑施工技术、建设工程施工管理、建设工程法规及相关知识、建设工程经济等

3

 

监理员

知识:制图、识图;施工技术与管理;工程质量、进度、投资控制;方案编制;工程验收、质量问题处理;合同管理;计算机应用。

能力:识图能力;现场施工组织管理能力;工程质量、进度、投资控制能力;方案编制能力;工程验收、质量问题处理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

素质:较高的理论水平、业务水平;经验丰富;强烈的责任心;原则性、灵活性。

工程制图基础、土木工程与CAD、建筑结构、建筑施工技术、建设工程施工管理、工程建设监理、建设工程法规及相关知识等

 

证书授予

 

课程学分自获得时起,有效认证期限为:通识类课程最长不超过10年,其他课程最长不超过6年。

按照本专业培养方案的要求修满最低毕业学分,并达到其他相关毕业要求,即可获得江苏开放大学建设工程管理专业专科毕业文凭。


课程体系

 

本专业模块化课程体系以能力为主线,由通识课程、专业必修课程、专业选修课程三个类别构成(见附表),具有灵活性、适应性和开放性,适应在职在岗人员学习。

 

专业核心课程及说明

 

(一)《建设工程施工管理》

课程目标:使学生建立施工管理的整体课程结构体系,掌握施工管理的基本理论及方法,对施工成本管理、进度管理、质量管理、职业健康与安全管理、合同管理及信息管理有较为深刻的理解,在理解的前提下,能够在实际工程中灵活运用。使学生具备施工项目管理者的能力,具有“三控三管一协调”的能力,使实际工程能够保质保量的按期竣工。

课程学分:4学分

课程主要内容:施工管理;施工成本管理;施工进度管理;施工质量管理(实践性教学环节)施工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施工合同管理;施工信息管理。

实践条件要求:参观在建工程施工现场;虚拟实训软件。

(二)《工程造价基础知识》

课程目标:通过学习本课程,使学生了解工程造价的构成、计价依据、工程造价的编制和确定的基础知识:基本掌握单位工程计价的程序和内容。熟悉定额消耗和定额基本价的确定,掌握工程量清单的编制要求和步骤,掌握清单工程量计算的规则要求,基本掌握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的管理和工程造价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要求学生能够基本理解工程造价及其管理的基本概念,熟悉我国建设工程造价的构成、计价依据、计价模式,掌握投资决策阶段、设计阶段、招投标阶段、施工阶段和竣工验收及后评估阶段工程造价管理的内容和方法。应能够熟悉工程造价管理与投资控制的基本知识,在学习后续课程的基础上,基本具备从事工程造价员工作或初步具备从事造价工程师工作的能力。

课程学分:3学分

课程主要内容:我国工程造价咨询企业和从业人员执业资格管理制度;建设项目投资构成;建设工程定额概念;工程量清单的内容与编制;工程量清单的计价方法与编制;工程造价的确定与控制概念;施工合同管理;法律的基本知识。

实践条件要求:结合本人从事的工作或者调研一个和工程造价相关的单位,参与形成性考核作业的实践性学习环节和课程论坛的网上讨论。

(三)《地基基础》

课程目标:掌握土的基本物理力学性质,了解常规的室内与现场土工的试验方法;掌握天然地基上一般浅基础的简单设计方法或验算方法;熟悉土压力的计算方法,掌握简单边坡稳定分析方法。了解工程地质勘察的工作内容,初步具备地基土的野外鉴别能力,学会使用工程地质勘察报告书;基本掌握简单的桩基础设计方法;掌握地基处理的一般方法;了解土工实验的基本过程。能进行土的物理力学指标的换算;具有识读地质勘察报告的能力;具有简单边坡稳定分析的能力;具有一般浅基础设计的能力;具有地基处理方案选择的能力。

课程学分:3学分

课程主要内容:土的物理性质及工程分类;地基中的应力计算;土的压缩性与地基沉降计算;土的抗剪强度与地基承载力;土压力与土坡稳定分析;工程地质勘察;天然地基上浅基础设计;桩基础;基坑工程;地基处理。

实践条件要求:虚拟仿真土工试验(土的密度、含水量、液塑限等测定、直接剪切试验);施工工艺仿真实训软件(浅基础、桩基础、基坑支护、地基处理);施工现场参观。

(四)《建筑施工技术》

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学习,要求掌握建筑工程各主要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工艺、施工方法。熟悉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的主要内容。了解常用建筑机械的性能。具备分析和处理施工技术、施工质量问题的基本知识。学完本课程,学生应具备以下基本能力:具有组织一般建筑工程主要分部分项工程施工的能力;具有编制一般建筑工程主要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方案的能力;具有一般建筑工程质量检验和验收的能力;具有解决一般建筑工程施工问题的能力。

课程学分:4学分

课程主要内容:土方工程;地基处理及基础工程;砌筑及脚手架工程;钢筋混凝土工程;预应力混凝土工程;钢结构工程;防水工程;装饰装修工程;墙体保温工程;冬期及雨期及高温季节施工。

实践条件要求:建筑施工技术仿真实训软件;参观在建工程施工现场。

(五)《建筑结构》

课程目标:掌握建筑结构常用材料的种类和材性;掌握建筑结构及结构构件的一般构造知识;掌握一般建筑结构构件(或连接)的设计方法;掌握建筑结构施工图的识读。具有进行一般建筑结构构件(受弯构件、轴向受力构件)截面设计与承载力复核的能力。具有分析和处理实际施工过程中遇到的一般结构问题的能力。具有正确识读建筑结构施工图的能力。

课程学分:4学分

课程主要内容:建筑结构计算基本原则;建筑结构材料;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钢筋混凝土纵向受力构件;钢筋混凝土受扭构件;预应力混凝土构件;钢筋混凝土楼(屋)盖;钢筋混凝土结构单层厂房;多层与高层钢筋混凝土房屋;砌体结构;钢结构;结构施工图识读。

实践条件要求:本课程实践内容为施工图实训,需要必备101图集,是识图的方法和依据。具体工程项目的结构施工图,是结合实践进行联系的手段和途径。

 

其它说明

 

(一)课程管理

课程学分与学习时间对应关系为:1学分对应24学时,延续4个学习周,包括自主利用学习资源的学习、与辅导教师交流、与同学交流的学习时间总和。课程根据需要按周开出。

2学分课程约对应48学时,延续8个学习周。

3学分课程约对应72学时,延续12个学习周。

4学分课程约对应96学时,延续16个学习周。

(二)“形势与政策”课说明

1.“形势与政策”课由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统一组织开课,统一管理任课教师,宣传部、学生工作处、教务处等相关部门配合做好教学管理工作。

2.马克思主义学院依据教育部每学期印发的《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学要点》安排教学。

3.“形势与政策”课每学期开课不低于8学时,共计2学分。

(三)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本专业强调实际操作技能的培养,配套设计了课程内实践和毕业设计等教学环节。

课程内实践含课程实验和课程设计,主要内容是建筑制图(含CAD绘图)、建材、结构、施工实验实训和课程设计。课程实验可以通过虚拟仿真实验完成;课程设计主要是教师给定的任务项目,学生通过上交设计图纸、设计说明、实训报告或工程项目设计等,以作业形式完成任务。

毕业设计:撰写毕业作业是毕业实践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重点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选题要尽量选择与现实任务相联系的题目,最终提交一份项目设计报告、研究报告或研究论文;毕业作业或毕业论文答辩工作按照江苏开放大学统一要求和规定执行。  

(四)教学过程质量保证

1.坚持聘请优秀的学科专家、学者和行业、企业名家担任专业建设的带头人和课程主讲;按照课程教学要求,建设课程教学资源,并建立资源使用评价反馈体系;根据测定的师生比,严格按照要求组建课程教学团队,明确师生对应关系;根据各门课程的特点,制定考核方案,推进多种形式的考核方式、考核内容改革。

2.开展网上匿名学生评教、专家评教、社会公众评教和教师互相评教的活动,针对教学全过程及课程考核资源进行监控、评价和分析、反馈。

 

课程体系
学分规则号 201824005
学生类型 开放教育 学生来源 开放教育
课程类别 课程模块 模块最低毕业学分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 课程学分 总学时 各学期学时分配 考核方式 课程学习要求 课程特殊标记
线上教学 线上实验实训 线下教学 线下实验实训 过程性考核 终结性考核
闭卷 开卷
毕业最低总学分(学时)合计 74
线下学时(线下教学+线下实验实训)占总学时的百分比(%)
备注
毕业条件
  • 学制: 2.5年
  • 最短学习时长: 2.50
  • 最长学习时长: 10.00
  • 毕业最低学分: 74.00

分模块学分和成绩要求

课程类别 课程模块 总学分 最低毕业学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