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园林

  • 专业代码:082803
  • 所属学科门类:工学
  • 专业类:建筑类
  • 51门课程
  • 471人学习
教育类型和学制
层次 专升本
学生类型 开放教育
学生来源 开放教育
学制 2.5年
专业介绍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风景园林规划设计、风景园林建筑设计、园林工程技术与建设管理、生态景观保护等领域的专业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熟悉相关法规,能在规划设计机构、工程企业和相关管理部门从事风景园林、城乡绿地、景观建筑、生态保护等方面的设计、施工、保护及管理等工作,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富有创新精神和专业拓展能力的复合应用型人才。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育人与育才相统一,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基本要求

政治思想道德方面:拥护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具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遵纪守法,有良好的社会公共道德和职业道德。

能力培养方面:掌握风景园林规划设计、风景园林建筑设计、风景园林植物应用和风景园林工程与管理等理论知识,掌握园林建筑设计、种植设计、施工图绘制、计算机辅助设计、施工与管理和工程造价等操作技能,具备由设计到施工的全过程实践能力,具备基本经济分析和决策的能力,同时具备自主规划职业生涯的能力。


                                              表1  职业能力分解表

专业能力

社会能力

方法能力

(1)中小尺度绿地规划设计能力

(2)园林建筑设计能力

(3)种植设计能力

(4)计算机辅助设计能力

(5)施工图绘制能力

(6)施工技术指导与施工组织管理能力

(7)项目造价管理能力

(1)责任意识,敢于担当

(2)良好的沟通社交能力

(3)具有良好心理素质和抗压能力

(4)具有团队意识和组织协调能力

(5)具有城乡生态保护意识

(1)风景园林场地信息搜集与分析能力

(2)风景园林方案汇报和工程管理交流的语言表达能力

(3)不断钻研,获取风景园林行业新知识、新技术工艺的能力

(4)法律法规、行业标准执行能力


                                          表2  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要求

序号

职业岗位描述

职业岗位对应知识、能力、素质结构

主要链接课程

1

风景园林

规划设计

知识:风景园林相关政策法规和技术规范;风景园林学科相关基础知识;风景园林制图规范、标准;风景园林设计基本原理;风景园林设计基本流程和方法。

能力:现场调查、基础资料收集、定量与定性分析、综合评价的能力;中小尺度园林绿地规划设计、城乡景观规划设计的方案设计、扩初设计和施工图设计能力;园林建筑设计能力;具有种植设计能力;园林工程材料的能力;综合辅助设计能力和设计管理能力。

素质:丰富的人文社科知识和较好的艺术素养;中外优秀文化;生态思维和本土意识。

风景园林概论

风景园林设计初步

园林计算机辅助设计CAD

园林计算机辅助设计(PS、SU)

园林建筑设计

植物设计

风景园林规划设计(1)

风景园林规划设计(2)

园林施工图设计

2

风景园林工程技术与建设管理

知识:园林法规和相关行业标准;园林工程材料与构造;风景园林工程技术与施工组织管理的基本理论与知识;园林工程造价相关知识;园林植物种植及养护的相关理论知识;生态保护相关知识。

能力:园林工程施工技术指导能力;项目管理和组织协调能力;园林法规及园林工程造价的能力;园林植物识别、栽植和养护管理能力;

素质:高尚的人格素养和良好的人际交往意识、心理素质和团队合作精神;求实创新的意识与精神;较好的综合分析能。

风景园林植物学

园林工程材料与构造

风景园林工程

园林工程施工与管理

园林工程清单计价

园林植物栽培与养护


证书授予

课程学分自获得时起,有效认证期限为:通识类课程最长不超过10年,其他课程最长不超过6年。

按照本专业培养方案的要求修满最低毕业学分,并达到其他相关毕业要求,即可获得江苏开放大学风景园林专业本科毕业文凭。符合学位授予条件者,可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课程体系

本专业模块化课程体系以能力为主线,由通识课程、专业必修课程、专业选修课程三个类别构成(见附表),具有灵活性、适应性和开放性,适应在职在岗人员学习。


专业核心课程及说明

(一)《风景园林规划设计(1)》

课程目标:初步掌握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内容、特点;了解风景园林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规范;掌握风景园林规划设计方法和步骤;掌握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常用景观元素;具备常见中小场地的规划设计能力;重点掌握游园、广场用地和道路附属绿地的园林景观规划设计的基本规律与方法;具备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手绘或计算机表现能力;能够独立完成中小尺度风景园林的方案设计、扩初设计及效果图表现。

课程学分:3学分

课程主要内容: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基本理论和方法;城市绿地体系分类与相关设计规范、指标;城市游园规划设计;城市道路附属绿地规划设计;城市广场用地规划设计。

实践条件要求:计算机辅助设计所需工作站及相关制图软件、手工绘图工具、各类城市绿地、项目现场等场地。

(二)《园林建筑设计》

课程目标:掌握各类园林建筑与小品设计的基本原理;掌握各类园林建筑风格特色;在掌握园林建筑与小品设计的方法和技巧的基础上,能胜任园林景观单体建筑、园林景观附属建筑及园林景观建筑小品等的设计工作;具备一定的风景园林建筑设计能力;掌握各类风景园林建筑设计的基本规律与方法;具备风景园林建筑设计表现能力;能够独立完成园林景观单体建筑、园林景观附属建筑及园林景观建筑小品设计。

课程学分:3学分

课程主要内容:园林景观建筑构造;园林景观建筑平面设计;园林景观建筑单体设计;园林景观附属建筑设计;园林景观建筑小品设计。

实践条件要求:一体化教室或工作站;各类制图绘图工具;各类风景园林建筑与小品模型及图库;各类具有园林建筑的场地。 

(三)《植物设计》

课程目标:掌握园林植物美学特性、掌握园林植物的造景功能;掌握种植设计的基本理论;掌握种植设计的基本手法;能进行各类型城市绿地植物景观设计。

课程学分:3学分

课程主要内容:园林植物美学特性;园林植物的造景功能;园林植物造景的基本理论;园林植物造景的基本形式和手法;各类型城市绿地种植设计。

实践条件要求:计算机辅助设计所需工作站及其他绘图工具、各类城市绿地、项目现场等实训场地。

(四)《风景园林工程》

课程目标:掌握园林工程基本原理、园林工程设计基本方法、园林工程施工基本技术知识、园林工程施工后期养护技术知识,掌握本专业高级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所必需的园林工程施工的基本知识;能够进行园林工程施工图纸的识读;能进行园林工程施工的定点放线;能了解单体工程施工的工艺流程;能掌握主要单体园林工程的施工操作技术要点。

课程学分:4学分

课程主要内容:园林工程概述、园林土方工程、园林给水排水工程、水景工程、园路工程、园林景石假山工程、园林建筑小品工程、园林种植绿化工程、园林供电与照明工程。

实践条件要求:园林工程虚拟实训室、各类园林工程现场及工程资料。

(五)《园林施工图设计》

课程目标:掌握园林施工图设计的基本方法、施工图相关法规标准以及施工图设计的技术规范。能够具备识图、制图的基本技能,掌握中小尺度园林场地的施工图绘制要领,了解常见园林要素的基本构造和材质,初步具备中小尺度园林场地的施工图独立绘制能力。

课程学分:3学分

课程主要内容:园林施工图概述、园林施工图设计流程、园林施工图制图规范、园林施工图相关标准与法规、硬质场地施工图设计、种植施工图设计、庭院施工图设计、道路施工图设计。

实践条件要求:园林工程虚拟实训室、各类园林施工现场及设计文本。


其它说明

(一)课程管理

课程学分与学习时间对应,1学分对应24学时,延续4个学习周,包括自主利用学习资源的学习、与辅导教师互动和与同学互动的学习时间总和。课程根据需要按周开出。

2学分课程约对应48学时,延续8个学习周。

3学分课程约对应72学时,延续12个学习周。

4学分课程约对应96学时,延续16个学习周。

(二)“形势与政策”课说明

1.“形势与政策”课由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统一组织开课,统一管理任课教师,宣传部、学生工作处、教务处等相关部门配合做好教学管理工作。

2.马克思主义学院依据教育部每学期印发的《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学要点》安排教学。

3.“形势与政策”课每学期开课不低于8学时,共计2学分。

(三)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本专业强调实际操作技能的培养,配套设计了毕业设计和课程实践教学环节。

课程实验和课程设计内容包括课程风景园林规划设计(1)(2)、园林建筑设计、种植设计、风景园林工程、园林施工图设计、园林工程施工与管理等相关课程实验实训。学生可以通过设计文本、设计图纸或实训报告等形式完成实训内容并提交成果,部分课程实验可以通过虚拟仿真实验完成。

 毕业设计:根据要求完成毕业论文/设计是毕业集中实践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重点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选题要尽量选择与现实任务相联系的题目,最终提交一份项目设计文本、研究报告或研究论文;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工作按照江苏开放大学统一要求和规定执行。  

(四)教学过程质量保证

1.聘请优秀的学科专家和行业、企业名家担任专业建设的带头人和课程主讲;按照课程教学要求,建设课程教学资源,并建立资源使用评价反馈体系;根据规定的师生比,严格按照要求组建课程教学团队,明确师生对应关系;根据各门课程的特点,制定考核方案,推进多种形式的考核方式、考核内容改革。

2.开展网上匿名学生评教、专家评教、社会公众评教和教师互相评教的活动,针对教学全过程及课程考核资源进行监控、评价和分析、反馈。


课程体系
学分规则号 201821012
学生类型 开放教育 学生来源 开放教育
课程类别 课程模块 模块最低毕业学分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 课程学分 总学时 各学期学时分配 考核方式 课程学习要求 课程特殊标记
线上教学 线上实验实训 线下教学 线下实验实训 过程性考核 终结性考核
闭卷 开卷
毕业最低总学分(学时)合计 81
线下学时(线下教学+线下实验实训)占总学时的百分比(%)
备注
毕业条件
  • 学制: 2.5年
  • 最短学习时长: 2.50
  • 最长学习时长: 10.00
  • 毕业最低学分: 81.00

分模块学分和成绩要求

课程类别 课程模块 总学分 最低毕业学分

学位条件
  • 学位课平均成绩: 75.00
  • 学位英语课成绩: 60.00
  • 毕业论文成绩: 7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