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专业以立德树人为根本,适应互联网+时代发展需要,满足江苏现代服务业及其他相关领域营销管理人才需求,培养具备全球化视野、掌握市场营销、管理和经济等方面的知识,具备信息化时代数据分析能力,具有社会责任、创新精神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复合应用型人才。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育人与育才相统一,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政治思想道德方面:拥护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具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遵纪守法,有良好的社会公共道德和职业道德。
能力培养方面:掌握现代管理理论和工具,熟悉中国经营环境和企业运作,能在企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与工商管理专业相关的营销管理工作,成为具有较强的分析和解决营销管理问题、具有全球视野和创新创业意识的营销人才。
表1 职业能力分解表
专业能力 | 社会能力 | 方法能力 |
(1)营销活动策划 (2)市场调研与预测 (3)营销战略管理 (4)市场运营管理 (5)企业信息化管理 (6)客户关系管理 (7)商务谈判活动策划 | (1)认知能力 (2)沟通表达能力 (3)团队合作能力 (4)道德行为能力 (5)领导能力 | (1)逻辑思维能力 (2)学习与创新能力 (3)解决问题能力 (4)评估能力 |
表2 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要求
序号 | 职业岗位描述 | 职业岗位对应知识、能力、素质结构 | 主要链接课程 |
1 | 营销业务管理员、企业销售代表 | 知识:掌握从事营销管理工作所必须具备的会计、财务、管理、经济等基本知识;熟悉与营销管理工作有关的会计、财务、经济、管理、财政、金融、税收等方面的政策、法律法规;熟悉企业信息化管理的基础知识。 能力:具备一定的企业营销管理能力、经济合同撰写与商务谈判技巧、产品营销能力、市场分析能力。 素质: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具有较强的执行力,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与一定的文字处理能力,以及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具有创新意识和开拓能力,以及团队精神和服务意识。 | 会计学、管理学原理、宏微观经济学、市场营销学、消费心理学、服务营销、商务谈判、客户关系管理、营销管理、品牌运营管理、商务数据分析与应用等 |
2 | 营销方案策划员、企业市场调查分析员 | 知识:掌握从事营销管理工作所必须具备的会计、财务、管理、经济等基本知识;熟悉与营销管理工作有关的会计、财务、经济、管理、财政、金融、税收等方面的政策、法律法规;熟悉企业信息化管理、媒体策划等方面的基础知识。 能力:具备企业营销战略管理能力、商业策划案撰写、产品营销活动策划能力、专业化市场分析能力。 素质:具有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具有较强的执行力,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较强的语言与文字表达能力,以及获取专业的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开拓能力,以及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 | 会计学、管理学原理、宏微观经济学、市场营销学、消费心理学、服务营销、营销管理、品牌运营管理、商务谈判、商务数据分析与应用、新媒体营销等 |
3 | 客户服务管理员 | 知识:掌握从事营销管理工作所必须具备的会计、财务、管理、经济等基本知识;熟悉与营销管理工作有关的会计、财务、经济、管理、财政、金融、税收等方面的政策、法律法规;熟悉企业信息化管理等方面的基础知识。 能力:具备一定的企业营销管理能力、相关法律知识与较强的商务谈判能力、产品营销能力、市场分析能力。 素质: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具有较强的执行力,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较强的语言沟通技巧与文字表达能力,以及较强的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和开拓能力,以及团队精神和服务意识。 | 会计学、管理学原理、宏微观经济学、市场营销学、消费心理学、服务营销、营销管理、商务谈判、客户关系管理等 |
课程学分自获得时起,有效认证期限为:通识类课程最长不超过10年,其他课程最长不超过6年。
按照本专业培养方案的要求修满最低毕业学分,并达到其他相关毕业要求,即可获得江苏开放大学市场营销专业本科毕业文凭。符合学位授予条件者,可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
本专业模块化课程体系以能力为主线,由通识课程、专业必修课程、专业选修课程三个类别构成(见附表),具有灵活性、适应性和开放性,适应在职在岗人员学习。
(一)《消费心理学》
课程目标:掌握消费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和消费者的心理过程、个体和群体消费决策与行为、商品及营销中的心理现象等方面的内容,培养学生利用消费心理学知识分析和解决现实企业营销活动的思维方式及方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为学生日后走上工作岗位,更好的从事营销相关工作打下知识基础。
课程学分:4学分
课程主要内容:消费心理学、知觉、绝对阈限、差别阈限、行为学习理论、经典性条件反射、动机、品牌个性、包装;消费者如何感知商品和消费者的态度、情绪和认知;消费者的动机、消费决策过程;群体消费的购买行为及具体的分析方法;品牌个性及包装技巧;商品定价和调价的心理策略及其具体运用;广告的心理策略及运用;营销自己和捕获顾客心的技巧,人性化服务的运用。
实践条件要求:通过各单元任务模块进行模拟实训,在实训中逐步培养学生基于消费者心理的商家思维方式;通过设置虚拟经营环境,让学生学会进行各模块任务规划,从而提升学生的营销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
(二) 《服务营销》
课程目标:培养学生掌握服务营销理论知识,理解中国服务营销实践,使学生逐步建立起对服务质量、服务营销、服务过程、服务营销组合等知识体系的认识,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沟通能力、国际视野与社会责任感。
课程学分:4学分
课程主要内容:包括服务营销基本理念、服务营销组合和服务质量管理三个层面的内容。服务营销理念使得整个企业能够树立起围绕市场、围绕顾客、围绕一线的氛围; 服务营销组合通过服务产品、价格、分销、促销、有形展示、人员、过程等组合因素的综合运用,使得服务营销理念能够落实到具体的部门和岗位上; 而服务质量提升则具体介绍如何做好与营销组合各要素有关的具体工作。
实践条件要求:通过开展以市场考察为主的调研工作进行模拟实训,让学生在体验中逐步培养战略性思维方式;通过设置虚拟环境,让学生掌握服务营销管理的技能及技巧,从而提升学生的营销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
(三)《客户关系管理》
课程目标:学会建立客户关系、提升客户关系、维护客户关系、挽救客户关系的策略和方法。能够运用客户关系管理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加强目标客户粘性及改善客户关系管理。
课程学分:4学分
课程主要内容:认识客户关系管理、客户关系管理技术、客户识别与选择、客户开发、客户信息收集、客户分级管理、客户沟通管理、客户满意度管理、客户忠诚度管理、客户流失与客户挽回。
实践条件要求:实训以企业调研为主,要求学员选择具体的企业采取实地调研与网上调研相结合的形式,对该企业在客户关系管理各方面的工作进行诊断,分析其得失,并提出改进意见或建议,并最终形成调研报告。另外通过对精选的经典案例以及热点事件分析,培养和提高学生把握管理客户关系的能力。
(四)《品牌运营管理》
课程目标:认识品牌对企业发展的重要影响力、树立战略品牌意识及能够进行品牌活动策划,掌握品牌运营的内容和方法、品牌建设和品牌塑造的程序和技巧以及品牌推广、发展和维护。
课程学分:4学分
课程主要内容:包括品牌理论、品牌定位、品牌成长、品牌规划、品牌形象塑造、品牌文化、品牌传播推广、品牌维护、品牌资产价值、品牌创新、品牌运营等。
实践条件要求:通过开展资料收集、市场考察的调研工作进行模拟实训,让学生在体验中逐步培养品牌运营的战略性思维方式;通过设置虚拟环境,运用典型案例分析让学生掌握品牌塑造及推广的技能及技巧,从而提升学生的营销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
(一)课程管理
课程学分与学习时间对应,1学分对应24学时,延续4个学习周,包括自主利用学习资源的学习、与辅导教师互动和与同学互动的学习时间总和。课程根据需要按周开出。
2学分课程约对应48学时,延续8个学习周。
3学分课程约对应72学时,延续12个学习周。
4学分课程约对应96学时,延续16个学习周。
(二)“形势与政策”课说明
1.“形势与政策”课由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统一组织开课,统一管理任课教师,宣传部、学生工作处、教务处等相关部门配合做好教学管理工作。
2.马克思主义学院依据教育部每学期印发的《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学要点》安排教学。
3.“形势与政策”课每学期开课不低于8学时,共计2学分。
(三)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本专业强调实际操作技能的培养,配套设计了毕业设计和课程实践教学环节。
课程实践:主要内容包括消费心理学、营销管理、新媒体营销、品牌运营管理、供应链管理、客户关系管理、商务谈判等课程的实训。课程实训采用实地操作、模拟操作和实训软件操作等完成。
毕业论文:是对学生总体学习结果的检查和总结。毕业设计的题目应选择与本专业密切相关的题目,并且有一定的社会意义。毕业设计按江苏开放大学关于毕业设计的统一要求组织实施。
(四)教学过程质量保证
1.聘请优秀的学科专家和行业、企业名家担任专业建设的带头人和课程主讲;按照课程教学要求,建设课程教学资源,并建立资源使用评价反馈体系;根据规定的师生比,严格按照要求组建课程教学团队,明确师生对应关系;根据各门课程的特点,制定考核方案,推进多种形式的考核方式、考核内容改革。
2.开展网上匿名学生评教、专家评教、社会公众评教和教师互相评教的活动,针对教学全过程及课程考核资源进行监控、评价和分析、反馈。
你可能感兴趣的专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