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专业培养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拥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具有网络信息收集、网络市场推广、网店运营管理、网站运营策划、网络市场分析和网络创业等方面的工作能力,能够胜任网络营销、网络推广、客户服务、网店运营、网站运营、网上创业等工作岗位需求,能够熟练运用电子商务平台进行网上商务活动,适合在企业、事业、政府等一线从事电子商务活动、满足江苏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育人与育才相统一,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政治思想道德方面:拥护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具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遵纪守法,有良好的社会公共道德和职业道德。
能力培养方面:掌握网络营销与策划、网络推广、网络支付与安全、客户服务、网页设计、电商平台运营与管理、网站建设等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具有较强的自主规划职业生涯的能力、自主学习、终身学习、协调沟通的能力,能够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同时具备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
表1 职业能力分解表
专业能力 | 方法能力 | 社会能力 |
(1)产品网上销售能力 (2)网络综合推广能力 (3)企业在线售前、售中、售后服务能力 (4)网店运营与推广能力 (5)网站运营能力 (6)网上创业能力 (7)网上支付与结算能力 | (1)独立完成所从事岗位工作的能力 (2)学习能力与创新能力 (3)信息收集与数据分析处理能力 (4)语言表达与总结能力 (5)策划写作能力 (6)效果评估能力 | (1)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 (2)积极进取与开拓创新能力 (3)良好的表达、沟通协调能力 (4)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压力承受能力 (5)有团队合作精神 (6)具备较强的学习能力、敬业诚信,富有进取精神并能承受工作压力 |
表2 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要求
序号 | 职业岗位 描述 | 职业岗位对应知识、能力、素质结构 | 主要链接课程 |
1 | 网络营销 | 知识:网络营销与策划知识;网络支付与安全知识;搜索引擎优化等网络营销技术;客户服务知识。 能力:具有计算机网络能力;网站推广能力;搜索引擎优化能力;网络营销方案策划能力;网络营销效果评估能力。 素质:良好的耐心和细心;信息收集与数据分析处理能力;吃苦耐劳、爱岗敬业、公平竞争、乐于奉献精神;公益心和社会责任感。 | 电子商务运营管理、新媒体营销、商务数据分析与应用、采购与供应管理、跨境电子商务 |
2 | 网络推广 | 知识:推广方案制定;搜索引擎、邮件营销、基于移动端的网络推广、移动端商务技术、跨境电子商务、互联网广告的形式与特点。 能力:网络推广能力;推广方案策划能力。 素质:善于沟通;责任感强;具有团队合作意识。 | 新媒体营销、加盟与创业、Android基础、IOS基础、跨境电子商务 |
3 | 客户服务 | 知识:基本的网络知识;掌握办公自动化平台;某种输入法实现快速录入;客户应用平台的使用。 能力:计算机办公应用能力;语言表达与沟通能力;应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素质:有良好的服务意识、耐心和责任心;敬业诚信、富有进取精神;能承受工作压力;具有团队合作意识。 | 商务数据分析与应用、市场调研与预测、商务谈判实务 |
4 | 网店运营 | 知识:网页设计知识;网络信息编辑知识;网络营销与策划知识;网店的建设和管理知识;京东、淘宝等网络平台的运营环境、交易规则,掌握直通车、淘宝客等平台宣传工具。 能力:网店产品信息更新能力;策划店铺及产品推广方案能力;网络店铺的销售目标管理与分析能力。 素质:较强的学习能力;敬业诚信,富有进取精神;资源整合能力;团队合作意识。 | 电子商务运营管理、采购和供应管理、物流管理 |
6 | 网上创业 | 知识:网络营销与策划知识;网络支付与安全知识;搜索引擎、邮件营销、信息群发、网站合作等常用的网络推广方法;电子商务管理知识;京东、淘宝等电子商务平台的应用;软文书写相关知识。 能力:网络调研能力;网络推广能力;网店装修能力;产品性能挖掘能力;第三方创业平台使用能力。 素质:良好的表达、沟通协调能力;资源整合能力;团队意识和协作精神;良好的网上道德与礼仪,遵守互联网的法律法规。 | 互联网创业、加盟与创业、中小企业管理、商务谈判实务、采购与供应管理 |
课程学分自获得时起,有效认证期限为:通识类课程最长不超过10年,其他课程最长不超过6年。
按照本专业培养方案的要求修满最低毕业学分,并达到其它相关毕业要求,即可获得江苏开放大学电子商务专业专科毕业文凭。
本专业模块化课程体系以能力为主线,由通识课程、专业必修课程、专业选修课程三个类别构成(见附表),具有灵活性、适应性和开放性,适应在职在岗成人学习。
(一)《电子商务运营管理》
课程目标:掌握企业电子商务运营的意义、企业电子商务运营的关键成功因素;掌握企业电子商务运营战略的规划、电子商务的盈利模式、网络营销与管理、电子商务物流与管理、移动电子商务运营等内容,能够对给定企业的电子商务运营效果进行监控、评测。
课程学分:4学分
课程主要内容:电子商务运营的意义及关键成功因素、电子商务运营战略的规划及平台选择、电子商务的盈利模式及选择、网络营销与管理、电子商务物流与管理、移动电子商务运营、电子商务运营效果监控评测。
实践条件要求:相关软件或平台。
(二)《新媒体营销》
课程目标:了解并掌握新媒体营销的基本知识、最新发展以及相关原理,新媒体营销的最新发展状况,熟练掌握并了解门户网站营销、网络视频营销、搜索引擎营销、电子邮件营销、网上论坛营销、博客营销、微博营销、微信营销、手机媒体营销以及数字媒体营销等新媒体营销的概念、特征、营销的特征及主要载体,并通过大量案例分析,使得学生能够接触到业界前沿的最新成果。
课程学分:4学分
课程主要内容:了解新媒体营销思维、新媒体营销团队素养、新媒体营销方式、企业新媒体营销流程和策略;掌握微信营销、微博营销、视频营销、自媒体平台营销、移动营销、游戏营销、社群营销等新业态下企业常用的新媒体营销策略、技巧和方法。
实践条件要求:相关软件或平台。
(三)《商务数据分析与应用》
课程目标:掌握数据分析的基本知识、工具、方法,具备在互联网环境下的数据分析、数据可视化展现、及评估优化的能力,培养学生运用大数据思维和分析工具进行互联网环境下商务数据分析与应用的能力,实施以提升客户满意度、客户价值为目标的客户数据搜集与客户价值分析。
课程学分:4学分
课程主要内容:了解数据分析的工作流程、分析的主要步骤,掌握数据收集、数据处理、数据挖掘方法,培养学生学会使用数据分析工具,掌握数据分析工具的操作步骤,理解基本的统计分析、均值比较、方差分析、相关分析等,结合互联网企业案例进行数据分析处理与应用。
实践条件要求:项目实践体系,数据分析工具。
课程目标:了解互联网创业的环境,互联网创业的思维模式,互联网创业机会的识别、评价,互联网创业商业模式的构建和管理要素,掌握互联网创业商业计划书的撰写,能够根据电子商务法的规定进行新企业组织形式的选择、流程设计、企业名称的设计与场地选择,熟悉互联网企业创业团队管理、资金管理、战略管理等方法与策略。
课程学分:4学分
课程主要内容:互联网创业的环境、互联网创业思维模式,互联网创业机会、互联网创业商业模式选择、互联网创业商业计划书撰写、电子商务法中创业条例、互联网创业名称设计与场地选择、互联网创业团队管理、互联网创业资金管理、互联网创业战略管理。
实践条件要求:相关软件或平台。
(一)课程管理
1. 课程学分与学习时间对应,1学分对应24学时,延续4个学习周,包括自主利用学习资源的学习、与辅导教师互动和与同学互动的学习时间总和。课程根据需要按周开出。
2学分课程约对应48学时,延续8个学习周。
3学分课程约对应72学时,延续12个学习周。
4学分课程约对应96学时,延续16个学习周。
5学分课程约对应120学时,延续20个学习周。
6学分课程约对应144学时,延续24个学习周。
2. 本专业如有学生经营电商实体店,可以申请对应课程认证,并转换为相关课程学分 。
(二)“形势与政策”课说明
1.“形势与政策”课由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统一组织开课,统一管理任课教师,宣传部、学生工作处、教务处等相关部门配合做好教学管理工作。
2.马克思主义学院依据教育部每学期印发的《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学要点》安排教学。
3.“形势与政策”课每学期开课不低于8学时,共计2学分。
(三)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本专业强调实际操作技能的培养,配套设计了毕业集中实践环节和课程实践教学环节。
课程实践教学:根据课程教学要求设置相应的课程实验实训,可以采用电子商务仿真软件完成,也可以在实验、实训室完成。
毕业设计:毕业设计是电子商务专业学校教育的最后一个环节,是对整个专业学生知识技能的综合体现。学生可选择利用网络资源开设网上商店,制定行业电子商务解决方案(网络产品营销方案设计、电子商务物流方案设计、电子商务网站诊断优化)、开展电子商务专业相关社会调查并撰写社会调查报告等完成。
(四)教学过程质量保证
1. 聘请优秀的学科专家和行业专家担任专业建设的带头人和课程主讲,组建课程教学团队,协作建设课程教学资源,协作进行课程教学设计。
2. 建立资源使用评价反馈制度,动态完善课程资源。
3. 根据各门课程的特点,制定科学的考核方案。以网络考核为主要手段、以题库资源为主要支撑,以过程性测评为主要形式,提供多样化考核服务,将学习测评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中。
4. 开展网上匿名学生评教、专家评教、社会公众评教和教师互相评教的活动,针对教学全过程进行监控、评价、分析和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