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工程

  • 专业代码:080902
  • 所属学科门类:工学
  • 专业类:计算机类
  • 57门课程
  • 134人学习
教育类型和学制
层次 专升本
学生类型 开放教育
学生来源 开放教育
学制 2.5年
专业介绍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计算机科学基础理论和软件工程学科基础知识,具有复杂软件系统的分析、设计、开发、测试能力和软件项目架构、运维、管理能力,熟悉相关法规,能够在计算机及相关领域进行应用软件系统的需求分析、架构、开发、测试、运维和管理工作,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富有创新精神和专业拓展能力的复合应用型人才。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育人与育才相统一,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基本要求

政治思想道德方面:拥护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具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遵纪守法,有良好的社会公共道德和职业道德。

能力培养方面:掌握计算机科学基础理论和软件工程学科基础知识掌握应用软件系统的需求分析、架构、开发、测试、运维和管理技能,具备基本经济分析和决策的能力,同时具备自主规划职业生涯的能力。


职业能力分解表

专业能力

社会能力

方法能力

1)具有从事软件工程所需的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

2)具有扎实的软件开发技术基础理论、基本方法,具备创新意识和软件系统的开发能力

3)具有工程思想,能够理解运用软件工程思想的基本原理、方法对软件工程项目进行分析、建模、设计、测试部署

4)具有运用软件工程所需的常用工具(开发工具、建模工具、分析工具、管理工具、测试工具等)平台能力,熟悉各种所需软件开发环境

 

1)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在解决工程性问题中能够综合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和环境等综合因素,具备良好的社会责任

2)具有人际沟通能力,良好的团队协作和管理能力

3)具有一定的人文和社会科学知识及本专业相关的经济和管理知识

4)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具有终身学习的意识

5)具备良好的文献检索、研究、分析能力,能够适应软件工程专业新技术的发展

1)具备良好的抽象思维、逻辑思维,并将其运用到软件工程项目的设计、实施和部署能力

2)能够将所学知识和技术运用到企业级软件项目的设计与开发过程

3)能够借鉴文献资料、研究成果和经验对复杂性问题进行分析、获得有效结论,能够根据结论进行有效的优化和改进

4)能够根据工程需要和问题领域应用差距选取恰当的工具、开发环境和平台进行项目开发

 

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要求

序号

职业岗位描述

职业岗位对应知识、能力、素质结构

主要链接课程

1

软件开发工程师

知识:掌握软件工程专业基础知识;掌握应用程序设计理论与方法,熟悉12门编程语言,按照程序编码规范,完成软件模块的编码。

能力:具备需求分析和建模的能力、软件设计和实现的能力、设计人机交互界面的能力。在基础研发、工程设计和实践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素质: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工程设计方法,具备良好的工程素养;具有创新精神;具有严谨务实的工作作风和良好的团队合作能力。

JAVA程序设计

.Net平台与C#程序设计JAVA   EE企业框架应用与整合

WEB程序设计

软件设计模式与体系结构

软件工程

数据结构与算法

2

软件测试工程师

知识:掌握黑盒测试、白盒测试、测试用例设计等基础测试技术,掌握单元测试、功能测试、集成测试、系统测试、性能测试等测试方法,以及基础的测试流程管理、缺陷管理、自动化测试技术等知识,具备软件编程技能,熟悉网络、操作系统、数据库、中间件等知识。

能力:具备软件评审与测试的能力、软件过程改进与项目管理的能力,能够根据软件需求,设计测试用例并执行、测试结果,提高软件性能和质量。

素质:掌握软件工程学科的前沿技术和软件行业的发展动态,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思维缜密,善于发现缺陷,有能力评估缺陷,且善于沟通,能够与开发人员顺畅交流合作。

数据结构与算法

软件设计模式与体系结构

软件工程

计算机网络

数据库系统原理

软件项目管理

软件测试技术

3

WEB全栈开发工程师

知识:掌握前端、后端、移动端开发技术的基本知识以及网页设计、网站开发,系统架构、性能调优的基本方法,了解互联网系统架构思想。

能力:具备软件过程改进与项目管理的能力、设计人机交互界面的能力、使用软件开发工具的能力等。

素质:具有一定的文学艺术修养,了解软件工程学科的前沿技术和软件行业的发展动态,在基础研发、工程设计和实践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计算机网络

软件工程

软件设计模式与体系结构

JAVA   EE企业框架应用与整合

Web程序设计

网页制作基础及HTML

Web前台开发技术

4

数据库工程师

知识:掌握数据结构和算法设计,具备Linux操作系统基础知识,掌握基本的网络编程知识,熟悉多线程编程及其技巧,熟练掌握Linuxwebserver、数据库、缓存相关技术的使用,掌握数据库基本原理和知识,熟悉SQL语法规则和特点。

能力:具备数据库系统安装、配置及数据库管理与维护的基本技能,掌握数据库管理与维护、性能优化的基本方法,熟悉常用的数据库管理和开发工具,具备用指定的工具管理和开发简单数据库应用系统的能力。

素质:掌握软件工程学科的前沿技术和软件行业的发展动态,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计算机网络

软件工程

数据库系统原理

操作系统原理

Web程序设计


证书授予

课程学分自获得时起,有效认证期限为:通识类课程最长不超过10年,其他课程最长不超过6年。

按照本专业培养方案的要求修满最低毕业学分,并达到其他相关毕业要求,即可获得江苏开放大学软件工程专业本科毕业文凭。符合学位授予条件者,可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课程体系

本专业模块化课程体系以能力为主线,由通识课程、专业必修课程、专业选修课程三个类别构成(见附表),具有灵活性、适应性和开放性,适应在职在岗人员学习。


专业核心课程及说明

(一)《JAVA程序设计》

课程目标:掌握Java语言的语法,能够较为深入理解Java语言机制,掌握Java语言面向对象的特点,掌握JavaSE中基本的API,掌握在集合、线程、输入输出、图形用户界面、网络等方面的应用,能够编写有一定规模的应用程序,养成良好的编程习惯,会使用重构、设计模式、单元测试等方式提高代码的质量。

课程学分:4学分

课程主要内容:面向对象思想、数据运算、流控制和数组、类、包和接口、异常处理、工具类、图像用户界面、多线程、流和文件、网络编程和JDBC数据库编程。

实践条件要求:JDKEclipseMySQL

(二)《软件工程》

课程目标:初步建立工程化意识,学会用工程化思想(包括技术、方法与环境)开发各种软件,以软件的生命周期作为主线,掌握软件工程的基本理论,进一步系统化、工程化,具备运用软件工程基本原理解决实际问题,并从事复杂软件项目开发和维护的实践应用能力与创新能力。

课程学分:4学分

课程主要内容:软件工程概述、软件可行性研究、需求分析、软件设计与实现方法、软件测试技术和维护。

实践条件要求:Rational RoseVisio

(三)《软件设计模式与体系结构》

课程目标:深入理解现代软件系统的设计模式和体系结构,理解软件开发的工程化思想,掌握软件设计以及软件体系结构的方法,以及将可重用设计模式应用于软件开发的关键技术。培养学生根据软件行业标准设计开发健壮的软件系统的能力,增强软件工程方面的实际能力。

课程学分:4学分

课程主要内容:对软件设计以及软件体系结构的相关思想、理论与方法进行了系统的介绍,包括软件设计与软件体系结构在软件工程中的地位和作用、软件设计的基本方法与原则、统一建模语言UML2.0、面向对象的软件设计方法、面向数据流的软件设计方法、人机界面设计、软件体系结构风格与设计模式、基于构件的软件体系结构、软件体系结构评估、软件设计的进化等内容。

实践条件要求:Rational Rose

(四)《算法设计与分析》

课程目标:从算法复杂性分析的基本方法和原理入手,以讲授算法设计的基本方法和原理、算法优化的基本方法和技巧为主,通过典型的问题及其相应的求解算法,以及算法复杂性的分析,进行数学建模并选择高效求解算法的训练,达到完善学生的知识体系、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拓展学生的思维方法和实际问题需求分析和解决的能力。

课程学分:4学分

课程主要内容:介绍算法相关的基本概念和数学基础,包括:面对实际问题建立数学模型、设计正确的求解算法、算法的效率估计、改进算法的途径、问题计算复杂度的估计、难解问题的确定和应对策略等。

实践条件要求:JDKEclipse

(五)《软件测试技术》

课程目标:深入理解软件测试学科的特点,掌握软件测试的理论知识、软件质量保证与测试的应用之道,了解和掌握现代各种新的软件测试技术和主要发展方向,学生能够设计测试用例、使用自动化工具完成完整的项目测试和项目测试管理,学生能基本承担起软件测试的工作任务。

课程学分:3学分

课程主要内容:软件质量工程体系、软件配置管理和质量度量、软件可靠性度量和测试、软件质量标准、软件评审、软件全面质量管理、高质量编程、软件测试过程、黑盒测试、白盒测试、基于缺陷模式的软件测试、集成测试、系统测试、测试管理。

实践条件要求:SeleniumAppiumJmeter


其它说明

(一)课程管理

课程学分与学习时间对应,1学分对应24学时,延续4个学习周;包括自主利用学习资源的学习、与辅导教师互动和与同学互动的学习时间总和。课程根据需要按周开出。

2学分课程约对应48学时,延续8个学习周。

3学分课程约对应72学时,延续12个学习周。

4学分课程约对应96学时,延续16个学习周。

(二)形势与政策课说明

1形势与政策课由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统一组织开课,统一管理任课教师,宣传部、学生工作处、教务处等相关部门配合做好教学管理工作。

2.马克思主义学院依据教育部每学期印发的《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学要点》安排教学。

3形势与政策课每学期开课不低于8学时,共计2学分。

    (三)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本专业强调实际操作技能的培养,配套设计了毕业(论文)设计和课程实践教学环节。

课程实验和课程设计Java项目实训、Web应用开发实训、软件工程综合实训。

毕业(论文)设计:毕业(论文)设计是最终的实践环节,有一定的综合性与复杂性,着重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校企合作,提供学生在相关企业生产一线实践的机会,选择与现实任务相联系的课题,在学校课程导师和企业指导教师的共同指导下完成毕业设计。

(四)教学过程质量保证

1.聘请优秀的学科专家和行业、企业名家担任专业建设的带头人和课程主讲;按照课程教学要求,建设课程教学资源,并建立资源使用评价反馈体系;根据规定的师生比,严格按照要求组建课程教学团队,明确师生对应关系;根据各门课程的特点,制定考核方案,推进多种形式的考核方式、考核内容改革。

2.开展网上匿名学生评教、专家评教、社会公众评教和教师互相评教的活动,针对教学全过程及课程考核资源进行监控、评价和分析、反馈。


课程体系
学分规则号 202021025
学生类型 开放教育 学生来源 开放教育
课程类别 课程模块 模块最低毕业学分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 课程学分 总学时 各学期学时分配 考核方式 课程学习要求 课程特殊标记
线上教学 线上实验实训 线下教学 线下实验实训 过程性考核 终结性考核
闭卷 开卷
毕业最低总学分(学时)合计 84
线下学时(线下教学+线下实验实训)占总学时的百分比(%)
备注
毕业条件
  • 学制: 2.5年
  • 最短学习时长: 2.50
  • 最长学习时长: 10.00
  • 毕业最低学分: 84.00

分模块学分和成绩要求

课程类别 课程模块 总学分 最低毕业学分

学位条件
  • 学位课平均成绩: 75.00
  • 学位英语课成绩: 60.00
  • 毕业论文成绩: 75.00